医护风采

让“艾”变成爱——关爱艾滋病人 我们在行动

  阳光煦暖,微风轻拂。当《滚蛋吧!肿瘤君》结尾曲响起,悲伤和泪水早已在我的心房泛滥成河。这是一部青春电影,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曾走过。很多时刻,那些美好的期许,我们走着走着就忘了,来不及重温就老了。悲剧电影很多,描述疾病关爱病人的电影却没有几部。想起2011年的《最爱》,20世纪90年代,中国一个偏僻落后的山村,在利益驱动下村民不惜卖血赚钱,却也将世纪绝症艾滋感染上身,生命以秒计算。在这个谈“艾”色变的年代,艾滋病病人的恐惧、压抑在影片中演绎的淋漓尽致。而就有这样一群人,在病人与“艾”抗争的道路上,一直陪伴其左右,用爱心去温暖他们,用行动去关爱他们,让“艾”变成爱。

  在徐州市传染病医院的6号病房楼里,4号床的李秀(化名)老人今天格外地激动。在住院50多天以后,这位56岁的老人终于出院了。而和李秀老人同样激动的,还有11病区所有的医护人员。

  李秀老人是一位特殊的病人,中年离异,艾滋病,失语,偏瘫,无陪......办理完住院手续后,我们就再也没有见到老人的亲属,只留下一名护工阿姨。护工阿姨60多岁了,因为坡脚而行动不便,照顾一个同样年迈卧床的病人甚为吃力。我们在承担了护理工作的同时,又兼任了保姆和护工的角色。每天,我们的责任护士孙慧慧总是自觉的比其他的护士来的早一些,下班晚一些,为老人喂饭,喂水,翻身拍背,解决老人的大小便问题......

  李秀老人重病偏瘫卧床多年,一侧肢体肌力严重下降。为老人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就成了我们的任务之一。因为没有康复科,这项工作自然就落到了11病区的护士身上。如何进行功能锻炼?这让11病区的护士们傻了眼。因为是内科病房,从护士长到责任护士,没有一个接受过正规的康复培训。我们的护士长又带领大家去外科学习康复锻炼的相关知识,学习理论,观看视频,模拟操作.......终于让每位护士都熟练掌握了康复锻炼的护理。每天3-4次的功能锻炼,促进了李秀老人的肌力康复。

  解决了功能锻炼的问题,沟通的问题又摆到了眼前。在护士们的精心护理下,李秀老人的身体也在一点点的好转。心情好的李师傅经常吱吱呀呀的跟护士交流着,可是护士门却不能领会他的意思,这让李师傅经常着急懊恼的撞头。怎么办呢?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群策群力,参考查阅资料,我们为李秀老人量身制定了特殊的沟通方法。先确定上竖大姆指是大便;下竖小指是小便;张口是吃饭;手掌上、下翻动是翻身;手掌捂住前额是头疼;手掌捂住胸口是胸疼;手掌来回在前胸移动是胸闷;手掌来回在腹部移动是腹胀等。反复向老人讲解示范,直至老人能够熟练的掌握。同时,我们的护士们每次走进病房,都会主动的跟老人打招呼,介绍自己,鼓励老人进行言语表达。“大爷,我姓孙,你叫我小孙就行了”“大爷,我姓李,你还记得我不”“大爷,你还记得我姓什么不”......我们常说,最好的治疗是关爱。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李秀老人不但能够跟我们简单的沟通,还能够说出我们每个人的姓,那一刻,我们终于体会到所有的汗水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经过了我们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李秀老人的病情在一天天的好转。但是,我们却发现,老人的笑容越来越勉强,吃饭也越来越少了,红润的脸庞又渐渐消瘦下去。经过我们耐心的交流,在无数次的沟通失败后,老人说出了一个让我们所有人心寒的字眼:回。回的后面就是家啊!是啊,一个年迈的老人,最渴望的是亲情。50多天了,他唯一的女儿没有来看过一次。主管医生也不止一次的与老人的女儿沟通可以出院了,却始终等不来办理出院手续。在这个谈“艾”色变的年代,艾滋病病人不但承受着死亡的恐惧和绝望,也承受着社会的歧视和压力,还有亲情的淡漠和缺失。我们可以给他亲人般的温暖,却始终代替不了家的港湾。我们的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在了解情况后,一个电话一个电话的打给老人的女儿和哥哥,向他们汇报老人的病情和老人对亲人的思念,对家的渴望。也许是我们的诚心打动了他们,在经过一周的反复沟通后,老人的女儿和哥哥终于来到了病房,把老人接回家去。那一刻,老人慈祥的目光中满含泪水,那是激动的泪水,那是喜悦的泪水,那是感激的泪水......

  李秀老人病情好转回到了渴望的家中,病房中也将依然有其他的艾滋病病人进进出出。面对世界上最严酷的疾病考验,他们在抗“艾”道路上走的艰辛而坎坷。而作为艾滋病病人的同行者和守护者,我们希望奉献我们微薄的力量,为他们前行的道路照亮一丝光芒,让他们前行的道路上不再孤单。让“艾”变成爱,我们一直在行动。

  市传染病医院 李培培

预约
挂号
病历
邮寄
微信
订阅
订阅号
微信
服务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