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2016年12月1日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徐州市传染病医院向全社会呼吁“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2016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仍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控制艾滋”。为加强艾滋病防治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徐州市传染病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张凤池主任介绍艾滋病有关知识:

  一、艾滋病的概念及危害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但是,是可以预防的。虽然目前已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但尚无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医学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的免疫功能,使人体易发生多种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可存活数小时到数天。100℃20分钟可将其完全灭活、干燥以及常用消毒药品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感染艾滋病病毒2-6周后才能从人体的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但在检测出抗体之前,感染者已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经过平均2-10年的潜伏期,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他们在发病前外表上与常人无异,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但能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二、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在世界范围内,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艾滋病可通过性交(阴道交、口交、肛交)的方式在性伴之间传播。性自由的生活方式、多性伴且没有保护的性行为可极大地增加感染、传播艾滋病和性病的危险。卖淫、嫖娼等违法活动是艾滋病、性病传播的主要危险行为。

  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手术、注射、针灸、拔牙、美容等进入人体的器械,都能传播艾滋病。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通过妊娠、分娩和哺乳有可能把艾滋病传染给胎儿或婴儿。在未采取预防措施的情况下,约1/3的胎儿和婴儿会受到感染。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同进餐,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等不会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 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蚊虫叮咬不会感染艾滋病。

  关于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徐州市传染病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张凤池主任为您答疑解惑。

  (1)如何确认一个人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特异性外表及症状,不能根据外表判断一个人是否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必须经过国家确认实验室的实验室诊断。当国家确认实验室血液检测证明艾滋病病毒抗体呈阳性HIV(+),才可以确认一个人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2)“潜伏”中的艾滋病会有传染性吗?

  核心提示:艾滋病潜伏期对于高危者来说是一个很模糊的说法,在没有检测出来之前,谁都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感染上。而有了高危行为,理论上就有了感染的风险。

  存在于潜伏期的艾滋病会有传染性吗?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艾滋病的潜伏期。其实从感染艾滋病病毒起,到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这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那么究竟存在于潜伏期的艾滋病会有传染性吗?下面就请专家来给我们分析一下。

  首先一点我们要了解,在潜伏期,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没有任何异常的临床表现,但通过专业医学检测是可以检查出来的,那么就可以明确在艾滋病潜伏期内是有传染性的。

  但还有一个名词叫“窗口期”,窗口期是指艾滋病病毒进入体内至外周血检出艾滋病病毒的成分这一时期。这一时期处于急性期,可以有非特异性的流感样症状,也可以没有任何异常感觉。

  首先,艾滋病窗口期的长短个体有差别,一般认为HIV的窗口期为2-6周,只有极个别人的艾滋病潜伏期长达3-6个月(但这种现出现的可能性很小)。在感染的过程中,初步产生的是病毒RNA,这是能够用PCR的方法检测出来,此后发生的是IgM抗体,启动双抗原夹心法即能够检测出来,在窗口期内虽检测不到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但体内已有艾滋病病毒(HIV),因此窗口期内同样拥有传染性。

  事实上,艾滋病窗口期对于高危者来说是一个很模糊的说法,在没有检测出来之前,谁都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感染上。而有了高危行为,理论上就有了感染的风险,这风险有多大谁都无法预估,也因此艾滋病窗口期成了高危者一个非常难熬过程。

  总之,艾滋病虽不可治,但却可预防,如果自觉有了高危行为最好不应与他人发生密切接触,若实在避免不了,应最大程度上做好预防措施。避孕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艾滋病,但不能完全预防。

  (3)专家称:“滴血”传播艾滋病没有科学依据

  针对最近网络、手机短信流传的“滴血”传播艾滋病的信息,专家指出,艾滋病不是消化道传染病,病毒不能随食物经肠道进入人体,与艾滋病病人一起吃饭、共用餐具水杯甚至接吻等,都不会造成传播。世界上没有一例经食品传播艾滋病的病例报告。“滴血”通过食物传播艾滋病没有科学依据,相信传言是对艾滋病的不了解,是一种“恐艾”行为。

  艾滋病病毒只能通过性接触、血液途径或母婴途径3种途径传播。而且,艾滋病病毒对热敏感,56℃环境30分钟就能杀灭它。温度越高,艾滋病病毒生存时间越短。市场上销售的普通消毒液和洗涤液均能将病毒灭活。

  (4)作为个人,如何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艾滋病虽然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但对个人来讲是可防可控的。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树立健康的恋爱、婚姻、家庭及性观念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传播的治本之策。

  其主要预防措施是:

  ①不发生无任何保护的婚前性行为;

  ②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③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如必须使用,要求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

  ④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

  ⑤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穿耳朵眼、纹身、纹眉、针灸或手术;

  ⑥避免在日常救护时沾上受伤者的血液。

  ⑦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刮脸刀和电动剃须刀。

  (5)如何克服“恐艾症”

  并不是所有的艾滋病恐惧症(即“恐艾症”)都可以简单的归到某一类恐惧症,很多患者是多种表现同时存在,所以需要接受综合的心理治疗。

  对于艾滋病恐惧症心理治疗是必须的,但很多患者早期一般不会想到接受心理治疗,很多人认为这不是心理疾病,自己的担心是完全正常的,尤其是那些有过高危行为的人。只有到多次检查之后,仍不能摆脱自己的担心和痛苦之后才会想到求助于心理医生。

  1、相信科学检测。

  在窗口期以后做了抗体检测为阴性即可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不要再无谓地担心和猜疑。

  2、不要相信症状。

  很多朋友怀疑感染了艾滋病都和自身的症状有关,的确有小部分人在感染了艾滋病后会出现急性症状,出现急性症状的条件是感染了大量的艾滋病毒,而这种病例实际上非常少,而且艾滋病急性症状几乎没有特异性,和我们平时可能得的病没什么两样。从医学的角度讲,症状并不能作为判定是否感染的标准。恐艾者几乎人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症状,但最后的血检结果是99%以上都没事,这足以说明症状并不可信。

  3、尝试转移注意力。

  将精力集中在工作或学习上,以减轻忧虑和担心,你会发现,很多所谓的症状会在不久后不治而愈!

  恐艾原因之一是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缺乏了解或是一知半解的缘故,因此普及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是消除恐艾症的根本措施。恐艾者应该多了解一些艾滋病传播途径等基本知识,并咨询专业医师或专家,积极克服疑病心理,早日恢复正常的工作学习。

  专家提醒:得了艾滋病要引起重视,它是一种很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同时,也是一种致死性疾病。但是,它又是一种可以控制的疾病,如果得了艾滋病只要能够按时服用抗病毒的药物,还是可以长期保持一种很好的状态、长期的存活的。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仍需要动员更多人,集中各方面力量,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破解防治工作难题,控制艾滋病流行。

  徐州市传染病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徐州市临床重点专科,承担着徐州及周边地区各类传染病的收治及会诊工作。

  主要收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百日咳、猩红热、疟疾、伤寒、急慢性痢疾、艾滋病、霍乱、狂犬病、性传播疾病等各类急慢性传染病。为我市艾滋病定点收治病区,在艾滋病抗病毒与机会性感染治疗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治疗经验,负责全市疑难病例的会诊、抗病毒治疗指导。常年开展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阴道炎、梅毒、尖锐湿疣、软下疳、硬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性传播疾病的诊治。各种检测手段齐全,可应用细菌学培养、酶联检测、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和基因芯片检测系统等多种方法检测性病,对疑难病症可做病理检查,提高确诊率。

  徐州市传染病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张凤池主任简介


  张凤池,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徐州医科大学兼职副教授,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艾滋病学组委员,江苏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委员,江苏省医院协会传染病分会艾滋病学组委员,江苏省疟疾治疗专家组专家,江苏省疫苗接种不良反应调查专家组专家,长三角艾滋病协作网专家组专家,全国艾滋病临床试验联盟专家组专家,徐州市艾滋病治疗专家组专家。曾荣获卫生部先进个人,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多次荣获市卫生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主持或参与多项市级科研课题,并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和淮海科技进步奖。在艾滋病,疟疾,腹泻及水痘,麻疹,乙脑等多种儿童传染病诊疗领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咨询电话: 051683668117.;E-Mail:xz7095@163.com

预约
挂号
病历
邮寄
微信
订阅
订阅号
微信
服务
服务号